《古诗两首》教案
在平时的学习、工作或生活中,许多人都接触过一些比较经典的古诗吧,古诗的格律限制较少。那么问题来了,到底什么样的古诗才经典呢?以下是小编整理的《古诗两首》教案,欢迎阅读与收藏。
《古诗两首》教案1一、揭示课题
1、春天是万紫千红的,春天是千姿百态的,占往今来无数诗人用饱含深情的诗句描写赞美春天。谁能背诵有关春的古诗?
2、即使是同样的风、同样的雨、同样的花,在不同的诗人眼里也是不相同的。今天我们将要学习两首从不同的角度来写春的诗,让我们来欣赏。
二、初读指导
1.自渎两首古诗,要求渎准字音。
2.标出停顿的符号,画出不理解的问语。
3.检查自渎情况:
(1)指名读占诗,相机正音。 "篷"、"杖"后鼻音,"怜"前鼻音。
(2)指名画出停顿。
游园不值
应怜/屐齿//印苍苔,
小扣/柴扉//久不开。
春色/满园//关不住,
一枝/ 红杏//出墙来。
三、复习学占诗的方法
1、还记得我们学占诗的"四步法"吗?
第一步:释诗题;
第二步:知济人;
第三步:明诗意;
第四步:悟诗情,
四、用"四步法"学习《游园不值》。
1、释诗题: 值,遇到的意思。 那"游园不值"怎么理解呢?
2、知诗人: 作者是宋代叶绍翁(简介叶绍翁)。
3、明诗意:
(1)交流难理解的词。 怜,爱惜。 小扣,轻轻地敲门; 柴扉,柴门。 屐齿.鞋印,脚印。屐,木头鞋。
(2)朗读诗句。 ①"开火车"朗读。 ②女生渎,男生想象诗意。 ③齐渎,④逐行朗读,逐行理解。 ⑤指名试说诗意: 真是舍不得让屐齿踩在青苔亡,轻轻地敲打柴门却久久不开。春色满园是关也关不住的,一枝红杏悄悄地探出墙来。
4.悟诗情:
(1)作者喜爱春天吗?从哪里可以看出来? 作者看到那枝红杏后,
心情如何?想到什么?
(2)创设情境(看图画,听音乐) 现在,你就是叶绍翁,你来到友人家敲门,门久久不开,抬头正看见一枝红杏探出墙来。你来朗诵这首诗,让别人来体会这种情感。 指名朗诵,体会情感: 有感情地背诵涛句。 指名表演背诵。
(3)再次试说诗意。现在,你已想象出诗人所描绘的情景,体会到了诗人的感受,请用自己的话来描述你所感受到的内容。
5.体会写法。 作者如果不写那枝出墙的红杏,而去描写满园的春景,你认为哪种写法更好?为什么? 诗人正是采用丁以少胜多的写法,使后两句充满厂理趣,成为千古传诵的名句。
五、配乐齐诵全诗
《古诗两首》教案2教学目的;
1、能根据诗句,进行合理想象。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,激发学生热爱生活的情趣。
2、学会本课生字,理解诗句,并说说诗句的意思。
3、背诵两首古诗。默写《四时田园杂兴》。
教时:2课时。
第一课时
一、解题。
二、范读古诗。
1、听老师读古诗。
2、看图,说说图上画的是谁?他们在干什么?
三、结合朗读,学习本课生字词。
四、理解古诗内容。
1、让学生自己找出不理解的字或词。
2、由学生自己解决问题。
3、指名说说诗句的意思。
五、指导朗读。
六、巩固练习。
1、用自己的话说说“童孙未解供耕织,也傍桑阴学种瓜。”的意思。想象诗句描写的景象。
2、练习背诵,默写课文。
第二课时
一、解题。
二、范读古诗。
3、听老师读古诗。
4、看图,说说图上画的是谁?他们在干什么?
三、结合朗读,学习本课生字词。
四、理解古诗内容。
4、让学生自己找出不理解的字或词。
5、由学生自己解决问题。
6、指名说说诗句的意思。
五、指导朗读。
六、巩固练习。
1、用自己的话说说“路人借问遥招手,怕得鱼惊不应人。” 的意思。想象诗句描写的景象。
2、有感情地朗读古诗,背诵古诗。
七:教学心得:
《古诗两首》教案3一、教材分析
《赠刘景文》的大意是:荷花凋谢连那擎雨的荷叶也枯萎了,只有那开败了菊花的花枝还傲寒斗霜。一年最好的景致你要记住,那就是橙子金黄、橘子青绿的时节。这首古诗是写秋末的景色,第一、二句以荷败、菊残,写出了秋末的特征。接下来诗人以橙子的金黄与橘子的青绿,把深秋的景色点缀得色彩鲜明而富有生气。诗人在此一反悲秋的调子,突出了秋天是收获的季节。“擎雨盖’’指荷叶。第二行诗赞颂了菊花的残枝有傲霜凌寒的气概。
《山行》的大意是:在石径蜿蜒、白云缭绕的秋山深处,有人家居住。诗人被一片火红的枫叶吸引住了,停车观看,不禁发出“霜叶红于二月花”的感叹。深秋在诗人笔下并不萧条冷落,而是嫣红满目,生意盎然,给读者以美的享受和精神的鼓舞。这首诗形象生动,色彩鲜明,是一篇千古传诵的佳作。
二、学习目标
1、会认9个生字。会写8个字。
2、正确、流利、有感情地朗读课文,背诵课文,体会诗人对秋天的赞美之情。
3、喜欢背诵古诗,有条件的,背诵课文以外的古诗。
三、教学重点、难点
重点:识字、写字
难点:有感情地朗读课文,背诵课文,体会诗人对秋天的赞美之情。
四、教学方法
教法:引导自学、小组合作
学法:自主、小组合作讨论
五、教学准备
卡片、相关课件
六、教学时间
2课时
七、教学过程
第一课时
《赠刘景文》
(一)看图说话
看图,说一说你在图上看到了什么?
(二)初读感知,了解古诗大意
1.自己读,借助拼音,读准字音。
2.自由读,圈出不理解的词语。
3.小组读,合作学习,理解词义。
(三)再读感悟,想像诗歌画面
1.自由读,结合图理解诗意。
2.小组内讨论交流,教师相机点拨想到了什么。
3.自由组合,与学习伙伴体会读,读完后交流自己的体会,交流后再读。
4.教师范读,学生想像诗歌所描绘的画面。
(四)启发想像,感情朗读 ……此处隐藏11474个字……4句:
⑴ 细叶:细细的嫩叶。 似:好像。 裁:裁剪。
这两句的意思是:这细细的嫩叶是谁裁剪出来的呢?原来是二月春风这把剪刀裁出来的呀!
⑵ 思考:
这两句采用了什么样的形式?(自问自答)把什么比作什么?你从这个比喻中体会到什么?
⑶ 指导朗读。
6、朗读全诗,感悟诗境。
前两句写柳,后两句由写柳过渡到写春,从整首诗的描写中,你休会到诗人对柳,对春抱着一种什么样的感情?反复朗诵,体会诗人赞美柳树,歌颂奏的感情。
四、深情朗读
语速适中,情感饱满,基调高昂,注意停顿。
五、背诵全诗
第二课时
一、复习导入
复习《咏柳》,并集体背诵,引入《春日》。
二、解题
1、朱熹:南宋思想家,教育家,文学家。
2、春日即在春天里。
三、初读,初通诗意
1、自读全诗,再抽读。
2、分小组讨论学习;读懂了什么,不懂的作上记号,勾出不理解的词。
3、交流:
提出不懂的词,板书,查阅字典理解。
胜日:即晴日,天气晴朗的好日子。
寻芳:游览、赏玩美好的风景。
泗水:水名。
滨:水边。
光景:风光景色。
一时:形容时间很短。
新:新鲜、奇丽。
4、由词意思考:
诗人在什么样的天气,到什么地方去游览,他的心情怎样?你从哪儿读出来的。
5、整理出前两句的意思:
在天气睛朗的日子里,诗人到泗水边上死对头观赏风景,那里风光无限,一时之间许多新鲜奇丽的景色映入眼帘。
6、说说你从一二句中体会到了什么?再指导朗读。
7、运用同样的方法学习3、4句。
自读、勾出不懂的词,讨论,交流解词,再解意。
等闲:平常、随便。
识得:认识。
东风:春风。
万紫千红:形容百花争艳的景色。
总是:都是。
诗意:平常人们都知道有春风,可春风究竟是什么样的呢?只有在见到了万紫千红的景色后,才明了是春风带来了这无边的景色。
指导朗读3、4句,说说体会,引导学生理解包含在诗歌中的哲理。
四、再读,感悟诗境
联系诗意,说说自已的理解,体会诗人对春天的赞美之情。
五、指导朗读、背诵
《古诗两首》教案15一、教学目标
1图文结合,在感受秋天的诗情画意中认识“刘、菊”等10个生字,会写“于、首”等6个字。
2初步了解诗歌的意思,想象秋天的美景。正确、流利、有感情地朗读课文,背诵课文,体会诗人对秋天的赞美之情。
3喜欢背诵古诗,引导学生背诵课文以外的古诗。
二、教学重点难点
教学重点:认识“刘、菊”等10个生字,会写“于、首”等6个字。
正确、流利、有感情地朗读课文、背诵课文。
教学难点:体会诗人对秋天的赞美之情;喜欢背诵古诗。
三、教学时间:2课时
四、教学过程
第1课时
谈话
古诗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,谁来背几首给大家听听?
我国宋朝有个大诗人叫苏轼,一天,他和朋友聚会,其中一个叫刘景文的,学问渊博,诗文写得好,苏轼可欣赏他了。苏轼喝着酒,非常高兴,他提笔写了一首诗送给刘景文。板书:古诗两首学生认读课题。
初读《赠刘景文》
1.板书课题《赠刘景文》题目说的是什么意思呢?
2.苏轼送给刘景文一首什么诗?请大家读读诗,注意读准字音。圈出不认识的生字,想办法读准字音。
3.同桌相互认读课文,老师参与同桌学习。
4.学习生字,重点正音:橙、橘、残。
5.朗读整首诗。师读、生读、挑战读。
再读诗歌,初步了解意思,朗读、背诵诗
诗歌描写的是什么样的景色?动脑筋试一试,自己能读懂多少?
小组讨论交流:自己读懂了哪些;读不懂哪些?
小组汇报学习情况,老师适时指导。重点指导:擎雨盖、傲霜枝。
激发想象,初步体会诗歌的意境。
配乐朗读;再读读自己最喜欢的地方,比一比谁读得好。
看看插图,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背诵这首诗。
(四)想一想,议一议
秋天难道只有橙黄橘绿两种颜色吗?
学写生字
出示要写的字:首、刘、枝、记。学生用自己的方法认读记字。
观察范字,说说怎样书写。
写得好的孩子在黑板上示范写。其余在书上描红,临写。
自评写得最好的一个字,总结经验。
拓展性学习
你还知道哪些秋天的诗句,背给大家听一听。
你还喜欢哪个季节?说说为什么?
第2课时
背古诗,引出课题
背诵《赠刘景文》和描写秋天景色的古诗。
板书:山行读课题,说说从诗歌的题目中你知道了什么?
师生合作,解决疑难
学生独立阅读诗歌,圈出不认识的生字,想办法读准字音。
同桌相互认读课文。
认读生字:枫、径、斜、于。
指多人读古诗,师参与读,及时纠正。
启发想象,感情朗读
你打算用什么方法来学习这首《山行》?
小组交流:自己读懂了哪些?读不懂哪些?
提出学习中的疑难问题,老师适时点拨。
老师范读,学生边听边想象情景。
学生交流想象的景象。
学生练习有感情地朗读,一边想一边读。
感悟诗意,熟读成诵
学生自由读,借助插图感悟诗意。
找个伙伴一起练习背诵。
你见过满山的红叶吗?说说是怎么样的。(课件出示满山的红枫叶)
一边观看课件,一边背诵这首诗。
指导写字
出示生字卡片,学生认读,说说怎样记住。
看范字,说怎样书写美观。
老师在田字格里范写“枫”字,然后学生在书上描红,仿写。
拓展性学习
你还读过哪位诗人描写秋天景色的诗,背给同学听听。
读,背:《词语手册》第15页的古诗。
有机会让爸爸妈妈带你到郊外走走,看看哪些景物反映了秋天的特点。
“我会填”练习,课本第17页。
练一练
连一连:将汉字与相应的拼音连起来。 《新学案》第9页。
组一组首()()()于()()()
记()()()枝()()()
选一选:把气球的序号填到相应的横线上。《新学案》第9页。
写一写:选两首自己喜欢的写景的古诗,抄一抄或默一默。《新学案》第9页。
文档为doc格式