小班数学教案(15篇)
作为一名教学工作者,就难以避免地要准备教案,教案是保证教学取得成功、提高教学质量的基本条件。怎样写教案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?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小班数学教案,仅供参考,大家一起来看看吧。
小班数学教案1活动目标:
1、通过观察、操作认识三角形的特征。
2、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和操作能力。
3、引发幼儿学习图形的兴趣。
4、引导幼儿积极与材料互动,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。
5、引发幼儿学习的兴趣。
活动准备:
1、三角形图形、画点的底图、水笔、三角形组合的挂图、教室周围布置三角形的'实物。
2、正方形的蜡光纸、剪刀、胶水、图画纸。
活动过程:
1、导入:有个图形宝宝来我们班做客,你们想知道是什么图形宝宝吗?
2、出示三角形,让幼儿说出三角形的名称,然后让幼儿找出教室周围与三角形相似的实物。
3、提出问题:“你怎么知道它们是和三角形宝宝一样的图形?”引导幼儿用手摸摸三角形的角和边,体会三角形的外形——三个角,三条边。
4、出示三角形组合的挂图:
1)引导幼儿找出挂图的图案都是三角形组成的。
2)请幼儿说说怎么知道是三角形组成的。
5、出示左图,请幼儿用直线与点连接起来成三角形。
6、老师与小朋友一起讲评连接三角形的情况。
7、剪贴花:
1)出示范例:引导幼儿观察老师的花是用什么图形粘贴的。
2)提出问题:没有三角形的蜡光纸怎么办?(引导幼儿用正方形折剪成三角形进行粘贴。)
活动反思:
在这堂课上幼儿是被理解、尊重、接纳。是有适度的自由空间。是能通过与环境材料、同伴以及教师的互动,在情感、态度、能力、知识、技能等方面得到小小的自主发展。
在这堂课上教师是了解幼儿的经验水平、学习特点。是能把握教育内容的核心价值及其发展线索。能以自己最小的支持,促进幼儿的发展。师幼配合很好,教师能依幼儿的需要调整教学。
小班数学教案2教案目标:
1、了解物体的大小顺序及排列关系。
2、能将5个物体按从大到小或从小到大排序。
3、体验操作活动的快乐。
教案准备:
1、教具:5条泡沫纸做的鱼,纸做的大盘子。
2、学具:“小熊的一家”的袜子、鞋子、手套。
教案过程:
一、游戏《小脚跟着大脚走》
1、小朋友:看看老师的脚和你们的脚有什么不同?
2、请小朋友站到线上来,跟老师一起脚跟挨着脚尖走线吧。老师说“大脚大”,幼儿说“小脚小”,然后我们一起说“小脚跟着大脚走”。
二、集体活动
1、复习3以内物品按从大到小排序教师:猫妈妈今天要带领猫宝宝去河边钓鱼,看,猫妈妈真厉害,一会儿功夫就钓了这么多鱼。
教师拿出大小不同的3条鱼,提问:猫妈妈想把这3条鱼按从大到小的顺序放在盘子里,小朋友一起来想一想,应该怎样放?
幼儿摆放后教师小结:按大小排队时,幼儿园教案可以先找出最大的和最小的,这样排起来更快些。
2、学习5以内物品按从大到小排序教师:这时,小花猫也钓到了2条鱼,他也想把与放在这个盘子里,要把鱼放进去,鱼儿还是要按从大到小排队,这次要怎么排呢?我请小朋友来试试。
请幼儿尝试从大到小摆放:把所有的鱼全放在一起,然后找出最大的,再找出最小的,再把剩下的3条鱼又按先找最大的,再找最小的,最后放中间的排好了队。
教师:对,这5条鱼是按从大到小的顺序排列的,前面的总比后面的大,后面的总比前面的小。
3、学习5以内物品从小到大排序教师:可这时候,那条最小的.鱼儿不干了,他说他也要排在最前面。
教师:现在我还是请小朋友来试一试,帮最小的鱼排在最前面,我们来一起把他们按从小到大的顺序再排排队。(按上面的拍法排列)教师:小熊看到小朋友帮猫妈妈排物品,他拿来了自己的手套、袜子还有鞋子,他也想请小朋友来帮忙把这些物品按大小顺序排一排。
三、操作活动1、请将“小熊的一家”中的鞋子按从大到小的顺序排列。
2、请将“小熊的一家”中的袜子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。
3、请将“小熊的一家”中的手套按从大到小的顺序或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。
四、交流小结猫妈妈夸我们的小朋友真能干,帮助她和猫宝宝做了这么多的事情。不过我们也有很多收获,因为我们学会了两种排序的方法:一种是从小到大,一种是从大到小。真棒!让我们伸出大拇指鼓励自己!小朋友回到家后,也赶紧将家里的物品按大小排排队吧。
小班数学教案3一、活动目标
1.了解1和许多人,了解他们的关系。
2.学会滚动和接球。
二、活动准备
1.小猫的头饰等于孩子的数量。
2.两个孩子有一个大球
三、活动过程
1、通过游戏小猫学习技能,学会了解1和许多,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
(1)展示一只母猫的.头饰,启发孩子们说它是一只母猫
(2)桌子上有许多五颜六色的猫头饰,让孩子们说他们是许多彩色的猫
(3)让每个孩子在头上戴上一个彩色的小猫头鹰,让孩子们说很多人都变成了一只,一只
(4)母亲带着小猫们一起玩球,鼓励孩子们说一只接一只就是多只
2、小猫学会用双手向前滚动球
(1)一只小猫可以学习技能(2)许多小猫学习技能(3)两只小猫互相滚动大球
四、活动扩展
在计算角提供了许多1和许多对象或图片。老师有意识地引导孩子继续学习小猫抓鱼。
小班数学教案4活动目标:
1、比较球体和圆柱体,说出他们的名称和主要特征。
2、体验并能区分平面和立体图形的不同。
活动重点:
能够说出球体和圆柱体的名称和主要特征。
活动难点:
区分平面和立体图形的不同。
活动准备:
教具:皮球、篮球、足球,圆片纸1张,圆柱体积。
学具:乒乓球、皮球、篮球、足球若干;小不一的圆柱体积木、薯片桶、露露筒。
活动过程:
一、鼓励幼儿运用多种感官,初步感受球体和圆柱体。
1、引导幼儿通过多种方式感受球体和圆柱体。
师:教师里有很多的物品,你们看一看、摸一摸、玩一玩,选一个喜欢的放在桌子上。
2、讨论:你喜欢哪一个物品,为什么?
二、通过观察、比较,了解球体的主要特征。
……此处隐藏4971个字……货阿姨有一个小要求:要按架子上的图示将物品进行归类。(请幼儿动手操作)还要注意按照物品的大小按从小大大的顺序排列。4、帮小兔购物:小朋友们你们看,超市里的物品被你们摆放的好整齐呀,现在就让我们看看兔妈妈让小兔买东西的清单吧。有两个大苹果,一串香蕉,3个胡萝卜,4把青菜。哪个小朋友愿意帮助小白兔呢?请小朋友将兔妈妈需要的物品放到小篮子里。教师一边说,幼儿进行操作。
5、游戏:小朋友们,小白兔成功的帮兔妈妈买了好多东西,他为了感谢大家的帮助,决定教小朋友一首儿歌,叫做《小白兔》儿歌。教师带领幼儿唱小白兔儿歌,学习小白兔蹦蹦跳跳。
6、活动结束。小朋友们,小白兔蹦蹦跳跳完就要回家啦,她今天因为有了小朋友的帮助非常开心,你们开心吗。在今后呢我们要乐于帮助有困难的人,让大家每天都很开心,好不好。
小班数学教案13活动名称:
种花
活动目标:
1通过操作让幼儿感知圆形、三角形和正方形,并进行形色辨识
2培养幼儿通过探索判断事物特征的能力
活动准备:
自备教具:圆形、三角形和正方形的作业纸:
情境创设:圆形、三角形和正方形的土地、红、黄、蓝三色小花若干,每组一个小筐
配备教具:
贝贝羊宝宝兔嘟嘟牛教具、
活动过程:
一、出示动物形象,引起幼儿的兴趣
“勤劳的贝贝羊、宝宝兔、嘟嘟牛三个好朋友要种花,他们每人都有一块地,看,这是贝贝羊的,这是宝宝兔的,这是嘟嘟牛的(依次出示),你们看,他们的土地的形状一样的,都是什么形状”(圆形、三角形和正方形)
“贝贝羊、宝宝兔、嘟嘟牛开始种花了,给花施肥、浇水,没过几天小花就长出来了,看看,贝贝羊、宝宝兔、嘟嘟牛的地里都长出了什么颜色的花”(红、黄、蓝色)
二、幼儿操作,进行颜色辨识
“我们也一起和它们一起种花吧
发给幼儿每人一张作业纸”(听老师的'要求开始“种花”)
如:三角形里种红色的花(幼儿在小筐里找到红色的小花,贴在三角形里)
三、请幼儿完成书上的评价练习
请幼儿翻开书第14页,观察书中都有什么颜色的图形,红框里有什么图形,红框旁边是什么形状,什么颜色?他们两个放在一起会是什么样的?(以同样方式讨论下面两组图)
人手一份几个图形泡棉,取出红框和蓝色三角形,尝试操作第一组。拼好后,请幼儿把拼好的颜色在书上涂出来(以同样方式讨论下面两组图)
小班数学教案14活动目标:
1、学习5以内手口一致点数,尝试用一一对应方法,比较物体的多少。
2、对小鸡捉虫的本领感兴趣。
活动准备:
1、情景图(在草地背景图上插入母鸡一只以及黄、黑、白、花四只小鸡)。
2、点子卡2,,3,4,5各一张,黄、黑、白、花四种盒子。
3、人手一份操作材料。
活动过程:
一、观察情景图:鸡妈妈带小鸡捉虫
(价值取向:观察情境图,知道小鸡的名称和数量。)
1、数一数:鸡妈妈有几只?小鸡有几只?(幼儿学习点数,说出总数)
小结:点一下,数一下,数到几就把几记在心里,这样就知道他一共有多少。
2、给鸡妈妈的宝宝取名(小黄、小黑、小白、小花等)
二、帮小鸡捉虫
(价值取向:学习手口一致点数,比较物体的多少。)
1、鸡妈妈告诉小鸡们到草地、花丛里、石头边、大树下去捉虫,看看谁的本领大。
2、幼儿可分别帮助四种小鸡捉虫(图片),捉到小虫后,分别将它们放在四只小鸡相应的`盒子里。
3、把每只盒子里的虫展示出来,数数每只小鸡分别捉到了多少虫,并粘贴相应的点子卡。
小结:点一下,数一下,能让我们数得更正确,数到几就用几个点子宝宝表示。
4、比一比:哪只小鸡捉的虫最多?哪只最少?为什么?
小结:比较物体的多少时我们可以用一一对应的方法。
三、捉虫送给小鸡
(价值取向:巩固手口一致点数,对小鸡捉虫的本领感兴趣。)
1、喂小鸡吃虫。
2、师幼检验。
小班数学教案15教学目标:
1、教会幼儿区别高矮,初步掌握高矮的相对关系。
2、教幼儿一些简单的比较方法,发展幼儿观察、比较、判断能力。
3、培养幼儿比较和判断的能力。
4、引导幼儿积极与材料互动,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。
5、引发幼儿学习的兴趣。
教学重点难点:
重点:区别高矮和一样高及学习比较高矮的方法。
难点:理解高矮的相对关系。
教学准备:
课件三副、布一块、日常生活中能比较高矮的实物若干
教学过程:
一、教幼儿区别高矮和一样高
1、出示课件一,图为由于生活习惯不同,健康情况不同,长得高矮不同的两个娈生姐妹,让幼儿通过观察比较,找出她们的不同点(结合卫生习惯教育引入高和矮)。
2、逐一出示实物,让幼儿比一比,谁高谁矮,还是一样高。
3、请两个小朋友上来比比谁高谁矮,还是一样高,再请全体幼儿互相比比,谁高谁矮,还是一样高。
4、请幼儿说说自己熟悉的东西中什么是可以比较高矮的。
二、教幼儿一些比较高矮的方法
1、请一高一矮两个小朋友,矮的站在凳子上,前面用一块布遮住,让幼儿判断,谁高谁矮。当幼儿发生错觉时,揭开谜底,并告诉幼儿比较高矮时要把物体放在同一高度。
2、出示课件二,图上有一棵树距离近,一棵树距离远,让幼儿判断树的高矮,当幼儿发生争论时,拉回较远的那棵树,让幼儿再次进行比较,然后告诉幼儿比较高矮时,要把物体放在相近的地方,否则不确。
3、出示课件三,一只长颈鹿在地上,一只猴子爬到树顶,猴子低下头对长颈鹿说:瞧!我长得比你高。提问:猴子的话对吗?为什么?
三、告诉幼儿简单的高矮的相对关系
1、请一高一矮两个小朋友比较,再让高的小朋友跟老师比较或让矮的跟更矮的小朋友比较,使幼儿知道:高的小朋友跟矮的小朋友比是高的,跟老师比是矮的,矮的小朋友跟高的小朋友比是矮的,但跟更矮的小朋友比是高的。告诉幼儿单独的某样东西是不能定高矮的,要看它跟什么比较。
2、请三个小朋友上来,再请一个幼儿为他们从高到矮排队,并说出谁高谁矮,谁比谁高,谁比谁矮。
3、发给每个幼儿纸和笔,请每个幼儿依次画高矮不同的.三棵树。
教学反思:
生活中大部分幼儿对“大小”已经有了初步的认识,而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就是让幼儿分辨高和矮的区别,和‘大小”也有相似之处,因而有了先前的基础,并且涉及的知识面不是太广,再次实施起来就有些经验了。可万万让人出乎意料的是幼儿所表露出来的现象却是比较笼统、模糊的。
文档为doc格式